公安部涉爆刑侦专家孙玉友回忆危险经历:勘验发现还有一枚炸弹未爆

时间 • 2025-10-31 12:51:23
物证
爆炸
案件
现场

7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两优一先”代表围绕“传递榜样力量争取新的光荣”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警务技术二级总监孙玉友是代表之一。

57岁的孙玉友,从警36年,先后完成了400多起重特大爆炸和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工作,完成了2000多起案件的检验鉴定工作,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爆炸和放火物证检验鉴定方法。他说,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作为爆炸和火灾案件调查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两类案件调查中有哪些困难之处?孙玉友回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一次危险。

“有一次,我们勘验一个连环爆炸案现场,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附近还放置一枚炸弹,幸亏这枚炸弹线路连接上有些缺陷,未被引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聊起工作中的危险性,孙玉友说,爆炸现场存在着未爆炸弹的危险,存在着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存在着被爆建筑物随时倒塌的危险。“特别是未爆炸弹对我们威胁更大。”

在孙玉友看来,他作为刑事技术警察,案发就是号令,现场就是战场。在一些爆炸和火灾现场,尽管浓烟滚滚,小爆炸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为尽快查明事实真相,他们不能害怕、不能后退,只有逆行向前。

除了危险性,孙玉友和战友们的工作还具有工作量大、复杂性强等特点。物证的搜寻、现场清理、物证筛选工作量都非常巨大。在一起案件中,他和战友们曾经对3000多袋现场提取的残渣进行筛选,最后才找到重要的痕迹物证。由于爆炸和火场高温的巨大破坏,加上后期的灭火救援,造成很多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灭失,无法找到,使得现场勘验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虽然有这么多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让孙玉友欣慰的是,这些年他所出的重特大案件现场,自己和战友们都拿下来了。

“我们每个公安民警身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家庭。没有亲人的理解、家庭的支撑,我们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打击犯罪、保卫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孙玉友说,自己的军功章绝对有家人的一半。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