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再设长短两个版本,GDP增速目标设为5.5%,起草背后考虑什么?

时间 • 2025-11-09 22:29:56
建议
今年
政府工作
报告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临近年末,国务院会成立一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个小组以国务院研究室人员为班底,同时邀请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参加。

作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征求了哪些人的意见?内容有什么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3月5日做客央视直播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组方方面面综合研判今年形势,认为今年确实是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因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尤其是GDP的增长目标值得期待。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GDP增速目标为何设为5.5%左右?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调了对于GDP增长的预期,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此外,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还有,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设置,刘日红表示,这些年由于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线受到扰动。如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2021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

“相当于中国经济前年进入波谷,去年又处于波峰,今年就要‘削峰填谷’。”刘日红认为,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让中国经济增长回归正常趋势,是今年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任务。

对于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进行了说明:即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报告要求防止就业歧视,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等热点问题写入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凸显了涉及民生的内容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提高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医疗卫生方面,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当李克强总理读到“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代表们在认真听会

篇幅与去年相当:分长短两个版本

据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约1.6万余字,与去年篇幅相当。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仅约1.04万字,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而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字数保持在2万字左右,比如2015年报告全文近1.8万字,2017年、2018年报告全文约1.9万字,2016年、2019年报告全文超过2万字。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两会会期时长和去年一样进行了缩短。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时做了技术处理,分“全本”和“简本”两个版本。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是“简本”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场发给人大代表审议,及对外公开发布的则是完整版。

哪些人给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提了意见建议?

有专家学者,企业家,也有基层普通人

按照惯例,《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最终定稿要经过多道程序,其中要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这4次重要会议审核。在此过程中有一次大范围的征求意见,还要经过若干次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还要发往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部门及部分重点企业,广泛征求意见。

近年来,让各界人士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已经成为报告起草过程中的一道必选题。不管是专家、学者、企业家,还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总理的“座上宾”。

根据中国政府网报道,2022年1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全国工商联林泽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王祥喜、阿姨来了公司周袁红、BOSS直聘公司赵鹏等发了言,并分别就宏观调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保障电力煤炭稳定供应、发展家政服务、促进就业等提出建议。

中国政府网报道,1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北京延庆区八里庄中心小学教师王小苹、阜外医院胡盛寿、故宫博物院王旭东、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演员萨日娜、北京东城区个体餐饮经营者郭华等结合自身实际对政府工作报告谈了想法和建议。

1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围绕实施RCEP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等谈了看法。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就完善能源发展战略、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提了建议。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就统筹财力保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谈了想法。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建议多方面做细民生工作、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

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围绕扩大有效需求、持续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提了建议。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就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发展数字经济等提了建议。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新污染物防控管理等谈了看法。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建议提高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快两岸经济融合。

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对完善宏观调控、发挥民间投资作用等谈了看法。无党派人士代表邵峰就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提出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