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的满腔热情顿时冰封?|《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继续连载文学作品!
本期连载的是《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看见他们”
“看见更多的年轻人”
梁鸿贾樟柯韩少功
—特别推荐—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
“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
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
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阡陌的述说2023.02.04阡陌的述说2023.02.04
09:40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述说2023.02.04音频:00:0009:39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
第五章
)
【班主任(1516045班)】
阡陌的述说
(图片来源:千图网)
-来到九零后身边-
062111班毕业五年后,我接受系部的统一安排,于2016年9月接手1516045班(该班大一时,在肇庆校区),再一次担任班主任,从062111班到1516045班,中间相差了九年。
1516045班有点特别,大一时,系部没有分专业,中文、文秘、传媒三个方向的学生,混在一起,到大二才按照大一的绩点排名,确定专业。实际的情况是,绩点排名靠前三分之一的学生,都选择了热门的传媒方向;中间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不愁分配的文秘方向;剩下的三分之一,自然到了高冷的中文方向。
这种排法的一个意外结果是,传媒方向的两个班,没有一个男生,而中文方向,却囊括了80%的男生(尽管如此,男女生比例在中文班还不到1:3)。如果绩点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男生在中小学阶段,无法与女生抗衡的局面,哪怕到了大学,都没有获得根本改变。
班上一共有三十七名学生,二十九名女生,八名男生。如果说,在接手062111班时,我对班上的男女比例还有意外,到接手1516045班时,我内心唯有奇怪的感激,一个纯粹的中文班,拥有八名男生,已经是让人欣喜的结果。
无论如何,我不希望一个班级,全部是同一性别,单一性别集合的班级,让人产生陌生的失衡感,仿佛与人相处的半径缩小了一半。班上生源依旧以广东为主,除了严闽轩来自福建、何海珊来自广西、苟亚东来自贵州、李萌来自山东、秦思思来自湖南,其他三十二名学生全部来自广东各地:其中茂名六名,潮汕地区五名,珠三角一带六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各一名,中山两名),以及来自诸如信宜、韶关、罗定、河源、湛江、阳江、翁源、化州、云浮、台山、梅州等广东稍微偏远一点的非珠三角地区。
(图片来源:千图网)
对1516045班的孩子,我有一种与062111班完全不同的感觉。
062111班给我带来的触动,更多来自空间的阻隔,通过他们的语言、性格、爱好、价值观念和文化烙印,“广东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开始植入我的内心。
他们让我意识到,在我根深蒂固的湖湘文化视野以外,灿烂而丰富的岭南文化,其实也一直在滋养一群人,一群完全不同于湖南人性格的广东人。
而1516045班,给我带来最直接的触动,则来自时间的隔膜,我不得不感叹,我完整见证长大成人的第一个群体,竟然已经这么大了,竟然已经上大学了。我想到这群孩子,他们的年龄和我大学同学的孩子相仿,和我的两个外甥相仿,一种真实的“代”的感觉油然升起。尽管他们和062111班仅仅相隔九年,但这九年的岁月,足以在我的视野中,淘洗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班主任”类似一种教导者的角色。
面对062111班时,我很自然地履行着教导者的职责,当辅导员告诉我,吴志勇有一段时间经常逃课,经常躲在宿舍不进课堂时,我曾理直气壮地去宿舍找他。在楼下的过道中,从人生的意义、念大学的价值、父母的期待谈起,我说服他无论如何要按时出勤,至少要拿到毕业文凭。他听了我作为一个班主任的类似谆谆教导的话,竟然改变了学习态度,不再逃课,也不再对学习听之任之,不但顺利拿到学位证书,而且在大三那年,履行一个班长的职责,管理班上很多的琐事。
但今天,当我面对1516045班一张张看不出任何表情的脸时,我突然感到班主任身份以往配备的诸多常规手段,统统失效了。
(图片来源:千图网)
我满腔惯有的热情顿时冰封,他们只需一个低头看手机的动作,就足以消解班主任角色给我带来的“权威”,凛凛的漠然中,让我意识到一种真实的尴尬。
我感到此前持有的、负载在班主任身上的话语系统,已难以进入他们的频道,更让我忐忑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在度量这个群体时,是否依然有效。
仔细想来,为何在面对1516045班时,我会有如此明确的困惑,和我在家族里面真实的经验有关。我大姐的儿子江江,出生于1994年,已从浙江一所二本院校毕业。我二姐的儿子佳佳,出生于1995年,正就读湖南一所理工大学。
在养育江江、佳佳的过程中,家人面临了很多全新的挑战。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两个阵营,仿佛两个绝缘、互不理解的黑洞,一种真实的代际,在信息时代的喧嚣中,因为各自经验的异质性,相互感受到一种失控的无力。
(图片来源:千图网)
请关注明日《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网络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
为什么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面对沉湎于虚拟世界的孩子
父母们为什么会感受到
一种失控的无力
年轻人在遭遇教育产业化后
到底呈现了怎样的命运
期待明天的分享
作者:黄灯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
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黄灯
未完待续
读书品人生
下一期我们在这等候您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注:以600字为限,可以尝试在300字内完成一个情感问题发邮件,我们将会择优选择回答。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我的二本学生》节选
作者|黄灯
主播|李海洋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