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王”百济神州要来A股上市了,它是如何10年亏掉200亿的?
已经在美股、港股上市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06160.HK),又准备来A股了,并且选择了科创板。
百济神州11月16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并于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预计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
百济神州即将A股科创板上市
在医药界,百济神州堪称一个神奇的存在:成立10年,年年巨额亏损,却受到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在国内最舍得研发投入,被称为药企“研发一哥”;眼下它又将成为首家在美股、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的中国药企。
新药研发新贵
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
百济神州2010年成立于北京,专注研发分子靶向和免疫抗癌药物,是中国新药研发领域的新贵。2016年3月,百济神州登陆美国纳斯达克;2018年8月,百济神州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每股108港元,募集资金70.8亿港元。上市后股价一路飙涨,截至11月17日收盘,其股价163.80港元,总市值1933亿港元。
百济神州港股走势图
2019年11月,全球生物制药巨头美国安进以27亿美元现金收购百济神州20.5%的股份,也成为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迄今为止最大一笔交易。
近年国家给予创新药从资金到政策的全方位支持,中国创新药时代正迎来最好的时代,包括百济神州、恒瑞医药(600276.SH)、药明康德(603259.SH)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让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正在逐步收窄。
2020年7月12日,百济神州向主要股东合计增发1.458亿股新股,再次募资近21亿美元,约合160.4亿港元。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贝克兄弟和安进。高瓴是中国市场业绩最好的基金之一,贝克兄弟是生物医药投资专家,两家公司从2014年起,参与了百济神州每一轮投资;安进则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些公司向投资方“伸手要钱”不同,百济神州这次融资源于股东的“反向询问”,即主动问公司是否还需要更多的钱?以此加大对百济神州的投资力度。
创立至今亏损已超200亿
在百济神州持续融资的背后,是创新药研发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导致了公司处于一路亏损、疯狂烧钱的状态。
财报显示,百济神州2018年净亏损6.74亿美元,2019年净亏损9.49亿美元,今年前9个月净亏损继续扩大至11.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有75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平均每天要亏损2700万元人民币。而第三季度净亏损4.25亿美元,同比也是大幅扩大,已经上升到每天要亏掉3000多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这家医药巨头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烧钱,从未有盈利”。红星资本局根据历年财报不完全统计,公司创立至今累计亏损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从中也可以看出创新药的研发难度之大,花钱如流水。
目前国内大多数创新生物药企都难以盈利,主要还得靠融资“输血”。只不过百济神州一直是最能融资,也最能亏钱的一个。对比同样处在烧钱阶段的创新生物药企君实生物(688180.SH),前三季度净亏损11.16亿元;信达生物(01801.HK)中期则亏损了6.08亿元。它们的亏损幅度和百济神州相比,都不是一个量级。
百济神州的亏损主要缘于令人瞠目的研发费用,被称为中国医药界的“研发一哥”,如果光看营业收入与研发投入完全不成正比。查阅近年财报显示,2018年百济神州全年营收才1.98亿美元,但研发投入高达6.79亿美元;2019年全年营收4.28亿美元,研发投入进一步上升到9.27亿美元。
一年研发投入近10亿美元,这样的大手笔研发投入非常罕见,也有些不可思议。对比“医药一哥”恒瑞医药,恒瑞去年研发投入为38.96亿元人民币(约合5.8亿美元),但恒瑞去年营收高达233亿元,净利润也有53亿元,支撑其研发投入自然也不成问题。
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甚至引起了做空机构的质疑。2019年9月,香港投资咨询公司JCapitalResearch发布做空报告称,百济神州研发人员的开支畸高,“该公司要么存在极度浪费的行为,要么就是虚报开支”。不过随后百济神州回应称,做空机构报告失实、毫无依据且具误导性。
一个试验动辄花掉十几亿元
对于百济神州来说,为何有如此惊人的研发投入?
10月23日,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曾在成都出席第五届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他告诉红星资本局:“大家光看到百济神州特别烧钱,那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全球的三期临床试验,一个试验动辄要花掉十几亿元人民币,所以研发投资非常巨大的。”
汪来还表示,现在新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以前一个新药平均研发成本大约10亿美元,现在差不多要14亿美元。
那么,百济神州持续大手笔烧钱是否会难以为继?
眼下看来,似乎还不用担心。百济神州在巨额亏损多年的情况下,依然受到资本青睐。
在百济神州的产品线上,目前拥有两款自主研发的重磅新药,即泽布替尼胶囊(商品名:百悦泽)、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百泽安)。去年11月“百悦泽”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抗肿瘤创新药;去年12月“百泽安”在国内上市以来,销售收入已接近1亿美元。
随着自研药物上市,百济神州也在2020年迈入了产品商业化的新阶段。此外,百济神州的早期临床管线中的候选药物超25个,其中8个拥有全球权益。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百济神州两款新药持续快速放量,销量大幅增长。考虑到今年下半年有望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预计后续几个季度将维持高速增长。公司截至三季度现金储备共47亿美元,充沛的现金储备将保障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也开始迎来收获期。
不过眼下百济神州的赚钱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烧钱”的速度。虽然研发能力获得了机构和股市的一致认可,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市场上来。百济神州已经成立了10年时间,却巨亏了逾200亿元,如何在实验室之外能够取得胜利?这或许是公司面临的最大考题。
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
编辑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