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回应“美债收益率攀升”: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较小

时间 • 2025-11-06 00:46:26
政策
货币

近期,美债收益率攀升和通胀预期高企,不少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或者缩表的动作可能会提前到来,也有人担心会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

4月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就此表示,近期美债收益率出现上行,推动美元升值,美元指数上涨,受此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债务偿付和再融资风险上升,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我国一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成为常态。因此无论是去年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还是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

孙国峰指出,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恢复,对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也起了支持作用。近期美债收益率出现上行,一度突破1.75%,推动美元升值,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上涨了2.4%左右,受此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债务偿付和再融资风险上升,货币贬值压力加大,一些经济体加息,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

据介绍,我国一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去年2月到4月,采取了力度较大的应对措施,5月以后货币政策操作回归正常,既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又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过度刺激,中国国债收益率水平在那回升之后一直保持平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成为常态,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去年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还是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

“事实上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3.2%附近,较前期还有所下降。”,孙国峰称,我国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下一步,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同时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保持好宏观政策的领先态势。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