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一乡愁,和美宜居在虹溪!|咱村这十年
?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还记得村里当年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吗?现在有没有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还记得以前弯腰插秧、下地掰棒子的辛苦吗?现在是不是可以交给农机去干了?这些年,村里的小汽车是不是越来越多?各家各户的房子是不是越来越敞亮?餐桌上的鱼肉蛋奶是不是更多更丰盛了?
广大农民和老家在农村的朋友们,你们村子和十年前有什么不一样?大家的吃、穿、住、用、行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三农发布面向广大朋友们征集“咱村这十年”主题短视频,邀请大家分享美好瞬间。一起来看看这些年来农业农村有哪些新风貌、新变化吧!
-吴雨光-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弥勒市虹溪镇短视频创作者
按照建城元年计算,虹溪镇距今已有503年建制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名镇,同时也是清末巨商王炽的故乡。
十年前,从我们村到集镇都是土路、石子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使村集体有了经济收入,大家也依靠产业致了富。如今,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了水泥路,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虹溪镇自清雍正年间开始种植烟草。新中国成立后,烤烟生产持续稳定。特别是1958年,虹溪烟叶因品质优异,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名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目前,虹溪镇烤烟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仅我们村就种植了1707亩,预计售烟收入可达820万元,实现了烟农增效、财政增收。
近年来,虹溪镇利用好土地流转,因地制宜,筑巢引凤,先后引进了5家优秀的花卉企业。目前,全镇花卉种植面积3000余亩,花卉总产值可达1亿元。在我们招北村进驻了3家花卉公司,可吸收本地400余人务工。
此外,虹溪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把大棚葡萄栽培打造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采用先进的连体大棚种植技术,已带动虹溪农户种植葡萄8000余亩,栽种茉莉香、阳光玫瑰等。其中,以早熟茉莉香为主,虹溪的茉莉香葡萄现在已成为品质最好、价格最高、出口最多的农产品。我们村有10多家葡萄种植大户,种植面积100余亩。
现在的虹溪,产业百花齐放、人居环境优美、集镇设施完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信不久的将来,虹溪能够实现产业兴旺,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视频剪辑|李宜晓
编辑|杨笛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