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麻辣烫”火爆全网!该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时间 • 2025-07-24 19:35:01
来源
辣椒
图片
城市
甘肃

最近

“甘肃麻辣烫”火爆出圈

在各大社交平台登上热搜榜

被网友刷屏点赞

并喊话“建议全国推广”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不少网红博主、吃货赶到甘肃

只为吃一碗正宗麻辣烫

天水也马上开启宠客模式

那么

“甘肃麻辣烫”

为何突然就火了?

它到底有啥特别之处?

淄博烧烤、尔滨旅游

......

近年来

不少网红产品和城市火爆出圈

“网红”该如何顺势走向“长红”?

01

“甘肃麻辣烫”火出圈!

天水开启“保姆式”宠粉模式

甘肃麻辣烫有多火?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登上热榜后,相关话题高达上百个,视频播放量近10亿,目前热度还在持续上涨。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介绍,甘肃麻辣烫火爆出圈,离不开众多网友的推荐。近日,天水网友“一杯凉白开”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自拍的麻辣烫视频,色泽诱人、热辣滚烫,短时间内得到118万赞,被169万名网友分享,并有22万条评论。网友垂涎欲滴的同时,纷纷询问“这是哪里的麻辣烫?”

之后,有博主从陕西西安开了300多公里到甘肃天水,专程打卡天水麻辣烫,“只为吃这一碗手擀粉”“天水甘谷县的辣子,真的可能是这个地球上最好吃的辣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还有“南方小土豆”因为刷到甘肃麻辣烫,跨越1668公里,转了3趟车到达甘肃天水。“第一次吃麻辣烫排那么久的队”“前调是辣椒的香味,中间是菜的味道,尾调有点麻”。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外地游客,天水开启了全城“保姆式”宠粉模式。自3月11日起,天水羲通客运公司开通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在天水南站、天水火车站出站口拉起横幅,举着牌子,专门迎接来天水吃麻辣烫的宝子们。

图片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3月13日,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全区“麻辣烫”等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告知书》,要求辖区“麻辣烫”店、农家乐、地方特色食品等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做到亮证亮照经营、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

天水市将于3月16日至3月23日,在天水古城风云广场举办天水麻辣烫“吃货节”活动,届时将邀请广大网友吃美食、看美景、逛龙城。

图片来源:五彩秦安

此外,天水市秦州区各景区景点、星级旅游饭店、宾馆、旅行社、乡镇纷纷主动出击,为吃麻辣烫的外地游客送上景区门票、文创产品、住宿优惠及当地特产。

02

甘肃麻辣烫

到底有啥特别之处?

一碗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汇集着甘肃各地的风物,共同撑起了甘肃麻辣烫的世界,每个元素都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说起甘肃麻辣烫的“灵魂”,必须得是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对于油泼辣子的制作方法,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秘笈:通常用八角、香叶、花椒等香料磨粉调味,加上些许核桃碎、白芝麻、糖,再用葱段、洋葱、香菜等炸香的热油一泼,椒香四溢,辣味香浓,一瞬间把味蕾拿捏住。

这种丰富的味觉体验,绝不是普通辣椒可以带来的,天水甘谷辣椒是很多麻辣烫店主的首选。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甘谷的辣椒肉厚油多,芳香物质沉淀得更丰富。目前,甘谷县辣椒种植面积3万亩,发展加工企业100多家。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甘肃麻辣烫的诱人之处,既在于油泼辣子的浓郁咸香,也在于土豆粉挂足汁水的诱人卖相。

甘肃盛产土豆,其中又数定西的土豆最有名。“甘肃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一句俗语说明定西马铃薯的支柱性地位。得益于复杂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定西非常适合土豆的种植生长,这里的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甘肃麻辣烫不只是一顿“碳水盛宴”,素菜也是重要的主角之一。说一个“冷知识”,甘肃其实是隐藏的蔬菜大省,更是全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重要基地。2023年,甘肃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85万亩,产量达到295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990亿元。

兰州市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冷凉,是天然的绿色蔬菜种植区域,被称为“高原蔬菜之都”,有“兰州高原夏菜”特色产业。这里种植的蔬菜有芹菜、散花菜、西蓝花、花椰菜、甘蓝、笋子、娃娃菜等30多个品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确实和其他麻辣烫不太一样,别的都有麻酱,这个光是辣椒就已经很香了。”有游客赞不绝口。

有网友总结说,甘肃麻辣烫多以串串形式呈现,1-2元一串,按口味自取,种类繁多,麻辣烫调料形式不拘小节,大碗的花椒粉洋洋洒洒,大盆的辣椒油肆意蘸染,麻辣咸爽。

03

“网红”该如何走向“长红”?

事实上,不只是甘肃麻辣烫。从柳州螺蛳粉到淄博烧烤,从海南椰丝糯米粑到黑龙江松子烤鸡,从西安羊肉泡馍到黄山臭鳜鱼……近年来,很多城市因美食火出圈。《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提到,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

谈及对甘肃麻辣烫未来的前景,有业内人士认为,某些特色饮食依托互联网快速走红,不代表能保持“长红”。“刚营业时,排队数小时才能吃上;不到一年就无人问津。很多网红美食店都经历这个过程。”

“作为餐饮主力军的年轻人,他们对美食的需求不仅限于对口味的追求,而扩展到品质、新鲜、稀缺、文化性。”该业内人士分析说,网红美食要想持续“火”下去,讲好品牌故事是关键,“可以向柳州螺蛳粉借鉴学习,做好地产特色美食口味的创新和供应链准备”。

图片来源:泰州融媒

那么,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这是网红产品和城市都面临的共同命题。

首先是传播。在视频化时代,只有在充分的准备下抓住每一个机会,才能顺势出圈。比如说,今年开年后,国潮马面裙在海内外走红,就不能忽视视频传播的作用。

其次是话题。如今,一个引发热议的话题或事件是成为网红产品和城市出圈的起点。比如黑龙江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冻梨摆盘”,陕西西安的“不倒翁小姐姐”,还有早几年湖南长沙的“粉红斑马线”和北京故宫的“初雪”调料罐,都由新奇事件引发关注并收获流量,还转化为线下营销。

再者是服务。政府应当回归服务型政府,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黑龙江哈尔滨在冰雪节期间提供真诚服务,还比如湖南长沙在黄金周期间将机关大院腾出来方便游客免费停车等。

文化是个巨大的流量池,充满着无限潜力。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城市文化,只要利用创意激活、撬动媒体传播、注重变现营销,网红产品就不愁不会看“涨”,网红城市就不愁不会长红。

用好淄博、尔滨的成功经验

打响天水麻辣烫的品牌

接住“泼天的富贵”

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实现这样的目标

保障卫生、做好服务、

加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配套举措

更离不开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努力

来源|央广网、央视新闻、极目新闻、甘肃青年、红网、齐鲁壹点等

编辑|孙冰冰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