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里程碑!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
6月30日上午9点50分,两列中欧班列(成渝)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货物,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同时驶出开往欧洲。至此,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2万列大关,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之际,成渝联动做强的中欧班列(成渝)品牌迎来这一重要节点,承载着西部对外开放的使命,一路向西奔赴欧洲,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如今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数突破2万列大关,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约40%,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的中欧班列,堪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钢铁驼队”。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创新合作越来越密切,不断以班列合作引领成渝高质量发展。2020年成渝两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部署,在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联合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于2021年1月1日同时发出第一趟列车。
中欧班列(成渝)携手第一年(2021年),开行班列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回程班列占比达55%,是唯一实现双向运输平衡的班列。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回程箱量的35%。货源品类覆盖电子、机械、汽车及配件、智能终端、医疗药品及器械、食品饮料、衣服鞋帽等上千种产品,涵盖了沿线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目前,成渝两地正加速建设“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国际班列大通道,建立起以成渝为主枢纽、四向拓展延伸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其中,成都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重庆已形成“3+8+N”体系,干支网络基本辐射亚欧大陆全境,并实现了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的无缝衔接。中欧班列(成渝)运行线路拓展近40条,辐射亚欧超百个城市。
现在,稳定开行的中欧班列(成渝),推动着西部电子、汽车、机械等适铁适欧产业高效发展,令特色枢纽经济初具规模。
成都港投公司总经理林华介绍,这其中四川本地货源超70%,“四川造”“成都造”的产品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同时,成渝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海关监管的班列货物类型从最初的玩具、衣物、日用百货等低附加值产品,变为了如今的汽车、家电、新能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本地特色产品如温江的花木、安岳的柠檬、乐山的茶叶等等也是常客。”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副关长刘良接受采访时表示。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主任杜进有介绍,下一步,成渝两地将围绕发挥成渝极核带动作用、双核联动效应和集结中心枢纽功能,开展更加紧密务实合作,保持班列多路径、多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多元化服务水平,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董馨摄影报道
编辑官莉
部分图据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