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3-4轮核酸筛查基本能达到社会层面病例清零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当前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国内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防控工作的重点,吴尊友表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需要尽快切断传播,防止扩散,防止蔓延;二是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防止新的疫情发生,尤其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像学校、监狱、敬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吴尊友还表示,防控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及时发现全部的感染者。发现了这些感染者,就为切断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一是“及时”,一定要赶在病毒传播出去以前,把它截住。二是“全部”,整个传播链上,所有可能感染的人都要发现出来,避免有遗漏,遗漏的病例都有可能是新的传播链的源头。为了做到及时、全部,也有一些新的技术来帮助发现感染者。一是大数据的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来协助把整个传播链梳理清楚,最大可能地发现传播链上的所有可能的感染人员。二是核酸检测,所谓的“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及时、全面非常重要。在确定的局部范围内开展全员检测时,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好是1-3天完成一轮检测,一定要快。每一轮检测一定要完成确定的局部范围内全部人群的筛查,不能筛查一部分漏一部分,如果能做到及时全员筛查,一般来说,3-4轮核酸筛查基本能达到社会层面病例清零。千万要注意防止有遗漏,如果每一轮都有遗漏的话,可能会出现做了7、8轮或者8-10轮还会有社会层面感染者的发现,所以及时、快速、全面非常重要。
吴尊友还强调,因为每个感染者的病情都是在变化的,患者在诊断时可能处在感染早期,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型病例。前几天卫健委下发的诊疗指南特别提到,对于轻型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一些集中隔离的地方管理,在这些管理的场所也要配置一定的医务人员,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型病例,有症状加重的要及时转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把这些工作都做好,对于防控工作、及时控制疫情是很有帮助的。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